关公崇奉,三教共尊
发布时间:2018-10-15 点击次数:
关公崇奉,三教共尊
在我国文化史上,儒释道三家都不乏推重“三教合一”的闻名人物。而在民间,“三教合一”思维得以遵循实践且历代长盛不衰的,当数关公崇奉。国学大师南怀瑾也对关公推重备至,称关公崇奉为“民俗文化之中坚崇奉”。
“三教合一”早受推重
明代《一团和气图》中,人物看似一人盘腿而坐,实为三人合一,表达的正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抱负及对社会调和的希望。
其实,儒释道三家均有闻名人物推重“三教合一”的理论。
儒家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曾举例,儒释道三家之间的联系就像一间大厅,后来因为后代分家,逐渐被隔成了许多小房间。这样再传四五代后,“则失其本之同”,变成了见仁见智的状况。
道教的代表人物张三丰则以为:“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何必唇舌对错哉?”
释教发起“三教合一”思维的人更多,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德清和尚就是代表。他建议“儒释道一心论”,以为“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生。此三者,经世、出生之学备矣,缺一则偏”。
关公崇奉,三教共尊
在我国历史上,因为代表了儒释道三教均予认同的品德精力,关公是唯一被三教共尊的神灵:不只获得了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玄灵高上帝等道教封号,伽蓝菩萨、护国明王、盖天古佛等释教头衔,还成为儒家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
自宋朝至今,社会各界前往关帝庙致祭,“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共存”。因此在关帝庙内也表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品德精华,正如关帝庙一副楹联所云:“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长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shěn)是神功卓著,真可谓荡乎难名。”
国学大师推重备至
当代我国,也不乏推重“三教合一”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就是其间代表。1978年,南怀瑾主编出版过《关帝大传》,并写了序言对关公推重备至。
他在序言中说,关公业绩,由史实而衍化为演义,已经成为民俗文化之中坚崇奉。对于关公地位何故如此爱崇,南怀瑾也在序言中给出了自己的观念:上下五千年,我国文化之人物,除在史书中名声显达之外,还独能遍及流芳百代,为后世人街知巷闻,被称为圣称为帝的,没有几个,文如就是孔夫子,固不具说。武则关、岳并称,而以关公更为明显。为什么?思之再三,俗称岳武穆独以精忠报国为典训,其量止于君臣之阃,而未能化及人伦之大者。至如世所标榜关公之忠义,则于忠道之诠释,不只施于君臣之际,且可尽于人伦纲常之间。其于义道之影响,且可概于朋友之适而及于社会之则。是诚春秋大义之微旨,故关公之模范,终能由人道而臻于神明之尊,莫非是偶然的吗。
从南怀瑾先生的推重中,咱们不难发现,关公崇拜,自身已交融儒家的品德伦理、佛家的仁慈慈善、道教的清净无为等精华。关公崇奉不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寄予,还承载人的品德寻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异精力。
夏县魏巍铜工艺研讨所是一家专业规划制造大型各种青铜游览产品的文明工业公司.青铜关公制造工艺先进,铜关公形象传神,关公铜像价格优惠,一向以来都遭到客户的喜欢,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13753917633
下一篇:关公铜像崇拜为何从两宋开端昌盛
上一篇: 关公信俗内涵和特点